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缤纷的六月是充满快乐的六月,是所有的孩子们欢度节日的六月,也是这个夏天与所有美好不期而遇的六月……在这个六月里,中央芭蕾舞团特别为京城的小朋友、大朋友们准备了一份美丽的礼物——由中芭舞校的师生演员们倾力奉上的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2019年6月6日晚,在延续着第69个国际儿童节的欢庆之余,更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中芭原创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于北京天桥剧场欢乐登场。
神鹿传奇讲述信义美德
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原创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是中央芭蕾舞团专为中芭舞蹈学校学员创排的首部完整舞剧,从立意到创作、从演出阵容到舞台呈现,《九色鹿》凭借以“青少年”为“青少年”演出的特色,开创了中芭建团60年历史上首部童话芭蕾舞剧的先河。
中芭舞校教研主任马学强在开场前面对现场观众讲到:“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是中芭专门为中芭舞校的小学员们创排的舞剧,是开创实施舞台实践课的精心探索与尝试,同时,也是面向所有的青少年观众,希望通过剧中‘九色鹿’善良美好的心灵与‘耍蛇人’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丑恶形象的对照,唤起小观众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
以敦煌壁画为创作灵感,以童话故事为舞剧题材,更通过足尖的语汇,引领着台下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身临其境地走进了神鹿传奇之中——“故事发生在博物馆,前来参观的同学们感受着敦煌文化的瑰丽,其中一个女孩独自走进了一间尚未开放的展馆,被一副壁画深深吸引;恍惚间,女孩幻化为展翅飞翔的妙音鸟纵横其间,高大美丽的鹿王从画中缓缓走出,将她带入一个未知、奇幻的世界……”
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新一轮演出的首演舞台上,中芭“小小舞蹈家”们用充满灵性的足尖演绎,传递着舞剧《九色鹿》所蕴含的寓意与熏陶;而这份寓意和熏陶在现场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中、更在台下小朋友们浸沉的愉悦和目不转睛的吸引中被激发、被唤醒,被赋予了生机与色彩。
足尖芭蕾情牵“少年心”
6岁的小朋友和妈妈冯女士在演出结束后高兴地说:“舞台上的演员哥哥和姐姐们的舞蹈跳得真美!我最喜欢剧中的‘妙音鸟’,因为它很活泼、很有灵气;《九色鹿》的故事是为我们小朋友讲了关于诚信的故事……‘耍蛇人’他忘恩负义,应该被惩罚。”“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对于孩子的教育与影响是非常正面的,同时,芭蕾的美育启迪也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以后应该经常带着孩子来看芭蕾舞,非常感谢中芭的艺术家们如此用心地为孩子们创作这样一部好看、又有意义的舞剧。”
“这部舞剧讲的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非常唯美,编排的非常有创意!舞台上的演员与我们差不多是同龄的,所以坐在台下一点也没有距离感。特别是剧中的几位主角:‘九色鹿’的善良、‘王后’的贪婪、‘耍蛇人’的唯利是图……他们的性格被演绎得非常有特点,对比鲜明,让我印象深刻。”“早就想让孩子看看这部童话芭蕾舞剧,今天的演出我觉得他很感兴趣。对于这个故事,我们以前通过动画片有所了解,但从来没有想象过通过芭蕾舞的形式表现出来,非常美、非常动人。我觉得芭蕾舞的演绎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这种感受给人震撼,同时,舞蹈、舞美,还有独特的画面感,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六年级的田昊霖同学和妈妈李女士在演出结束后走出剧场意犹未尽地说。
正如中芭团长、艺术总监,中芭舞校校长冯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中芭舞校、以及舞剧《九色鹿》的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创作《九色鹿》这部舞剧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青少年们的茁壮成长、提高他们的艺术视野和启迪孩子们对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探寻。《九色鹿》的广受欢迎与好评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地将这部舞剧不仅仅在去年、在今年,更将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做为一份美丽的礼物送给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
同时,在今天,我们尤为可喜地看到,自舞剧首演一年来,中芭舞校小演员们的艺术成长——他们的角色塑造更加丰满了,表演也更加自信了。中芭舞校的成立,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获得了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教委等的大力支持。今天在中芭全体艺术家们的精心呵护下、在中芭舞校老师们的悉心培育下,中芭舞校学生们在舞台上的表现让我们相信,没有辜负社会各界给予我们的支持、帮助与期待……"
演出结束后,冯英校长对中芭舞校的小学员们的精彩表现给予肯定,并为小演员们加油鼓励,期待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
欢庆六一的热烈伴着舞台这番神奇的游历而渐入高涨,感恩诚信的启迪因神鹿传奇的瑰丽而印记于心;也许你知道九色鹿的故事,但还未曾感受这份童话芭蕾的迷人色彩,也许你对芭蕾并不陌生,但“青少年”为“青少年”演出的童话芭蕾舞剧是否也唤起了你的热情与想象!
中芭舞校的小演员们与“九色神鹿”一起,在剧场等待着和你再一次游历这番动人故事,并在故事中共同去追寻那大漠风沙掩映下千年流传的灿烂文明;6月7日、8日,在北京天桥剧场,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还将与小朋友们欢乐继续!
撰 稿 | 孙 政
摄 影 | 侯松林
编 辑 | 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