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奉献经典、再引中国热潮的中芭赴巴西巡演之旅在广泛的国际赞誉、好评如潮的空前盛况中圆满落下了帷幕;感受着这份大洋彼岸传来的热度与精彩,乘着再绎经典的气势与魄力,中芭再携芭蕾新作《沂蒙三章》开启了致敬经典、歌颂英雄的六省十市十四场国内巡演的旅程。
2019年6月14日,中芭优秀的年轻演员们在剧团党委副书记郑起朝的率领下,来到了此次保利剧院院线国内巡演的第一站——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并于保利乌兰恰特大剧院的舞台,为广大内蒙古的观众献上了有着浓郁军民鱼水情深和齐鲁地域情怀的新创芭蕾舞剧《沂蒙三章》。
“在过去与现在和未来之间割舍不断的深情对话中,一位位英烈串联起一个个载着硝烟的战斗故事;而这一个个故事、又诉说着一段段撼人心魄的真情传奇。在先辈曾经为之战斗与奉献的新时代里,我们用舞台的再现,回眸历史和历史中鲜活的人物——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不是简单地对过去的追忆和纪念,而是对一群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所代表的那种精神,那种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一一沂蒙精神的歌颂与宏扬。”——中芭艺术总监助理、总排练者、芭蕾大师,也是芭蕾舞剧《沂蒙三章》的编剧、导演、编舞徐刚,在演出前向在座的呼市观众们介绍舞剧的编创初衷,以及对沂蒙红嫂的深情感念。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曾经敌后危难的坚守与抗争中,在挺身支前的顽强与奉献里,沂蒙红嫂用她们质朴的情谊、血肉的身躯深刻注解着“沂蒙精神”的伟大意义。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以三个极具代表性的足尖篇章:《火线桥》《永远的新娘》《沂蒙情》——刻画出不畏牺牲、用自己肩膀搭起火线桥的沂蒙妇女;勤劳坚贞、为从未见过面的烈士丈夫守护家园的永远的新娘;以及体现军民水乳交融大爱无疆、乳汁救伤员的红嫂的生动形象;更通过足尖演绎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沂蒙红嫂的坚毅与无私,歌颂着伟大的沂蒙精神。
“……水花四溅,弹片纷飞,
前进的队伍转眼就到了岸堤。
看着脚下的浮桥连长泛起了犹豫,
汶水的急流冲击着女人们娇弱的身躯。
这哪里是桥,
这是沂蒙姐妹们撑起的深情大义……”
《火线桥》演绎出柔弱臂膀撑起深情大义的震撼与激荡!
刘琪饰演“桂芳”、李梦飞饰演“二妮”
“……芳华渐逝岁月长,
跑着跑着就丢了时光。
曾经的婚房里摆着牌位,
蒙头红攥在手里留作念想。
俺还是守着这个家
伴着俺从未见过面的新郎……”
《永远的新娘》更在一番乡土民俗的亲切中,编织成一段感人肺腑的战地恋曲。
王艺饰演“新娘”、管翀正饰演“新郎”
“……炉中火,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谊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
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军民鱼水、大爱无疆
《沂蒙情》用真挚的演绎唤起舞台上下心灵的共鸣。
许梓煜饰演“英嫂”、武思明饰演“排长”
走进历史重现舞台的红嫂故事,真情实感用心谱写的足尖演绎,更在著名作曲家刘廷禹老师再塑经典的音乐诗篇中,将足尖挥洒的情、将故事中的义、将军民鱼水的大爱激荡得波澜壮阔,更将舞台、将现场气氛推向着一波波沸腾的高潮。'
“我觉得历史总归是需要铭记的,而在历史长河中的那群可敬的沂蒙红嫂们就是一种支撑,支撑着我们一直回望着的历史中正能量的东西,所以我们提起她们的时候也特别自信与自豪。我平常挺喜欢看高雅艺术的演出,特别是像今天中央芭蕾舞团的到来,并带来这部如此精彩的芭蕾舞剧。以前看类似历史性题材的作品,一般都是表现战士们的英勇与刚毅,很少有表现普通女性的顽强与坚韧的,而这部舞剧却以讲述‘沂蒙红嫂’故事的独特视角,给了我们新的感动与感悟;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以非常精炼的三个故事,来表现千千万万沂蒙红嫂所代表的沂蒙精神,就像第一章《火线桥》中,平凡的女性为了战争的胜利,与战士们一样有着无畏牺牲的勇敢;然后第二个故事《永远的新娘》,将女性的柔情、恋情与亲情刻画得太真实了;第三个故事《沂蒙情》,用最经典、最广为传唱的红嫂故事,展现出那个时代军民一家亲的恩情与感动……历史画面的震撼、舞台‘重现’的揪心,以及那沂蒙精神无时无刻的感染,真的应该让我们年轻人更多地了解、更多的体会。”
——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仇同学在演出结束后感慨万分地说。
虽有东西远距千里,但大爱至真的奉献唤起着令人动容的共鸣;虽是走进历史的呼唤,但表达出的情怀与精神却无惧时代与地域的不同,在呼市观众动情的喝彩与感言中,“沂蒙红嫂”再次随着中芭舞者的足尖走出了蒙山沂水,走进了草原青城,更在这里的掌声与共鸣中,开启着此次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保利院线巡演的序幕。足尖诗篇的动情、沂蒙精神的颂扬,期待着这一次在草原青城留下的感动与下一站“北国”盛京的精彩,成就着沂蒙红嫂故事新时代的新篇章。
撰 稿 | 孙 政
摄 影 | 侯松林
编 辑 | 宋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