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巍巍沂蒙山、汤汤沂河水养育了一方朴实、忠贞的沂蒙人;战争年代,无数沂蒙红嫂舍小家、顾大家,用她们深沉、厚重的家国大爱谱就出军民鱼水真情的感人画卷;新时代的潮头,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以当代人的视角、用最真挚的芭蕾艺术重现英雄往事,歌颂平凡的人民所做出的不平凡的贡献,以动人的足尖演绎在舞台上抒写出一段段波澜壮阔的人民英雄的赞歌。在刚刚结束了京城四场首轮演出后,中芭艺术家们便迫切地来到了红嫂故里——临沂,希望用这部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向伟大的红嫂致敬,向广大沂蒙亲人们汇报!
“感谢沂蒙地区的父老乡亲们,感谢临沂大剧院,感谢在座的每一位观众莅临观看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中芭与临沂大剧院的友好合作已经持续了三年,我们曾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红色娘子军》和《沂蒙情》。4月22日,新创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刚刚结束了在北京的首轮演出,当晚舞剧的服装、道具便连夜起运来到了临沂大剧院,今晚的演出将是这部舞剧在全国乃至全球巡演的第一站。曾经中芭老一辈艺术家们根据沂蒙地区人民在战争年代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编创了中国芭蕾舞剧《沂蒙颂》,感动了几代中国观众的心,如今我们根据沂蒙红嫂的英勇事迹,用当代人的思维重新创排了这部《沂蒙三章》,希望让更多当下的观众铭记历史、感受那份人间真情,学习沂蒙人民的高尚情操,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芭蕾舞剧《沂蒙三章》还在不断修改打磨,也希望沂蒙亲人们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帮助我们将这部舞剧打造成为新时代的经典之作。”——演出开场前,芭蕾舞剧《沂蒙三章》编剧、导演、编舞,中央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助理、总排练者、芭蕾大师徐刚深情地说。
4月26日晚7:30,临沂大剧院歌剧厅座无虚席,在千余名观众的热切期待和瞩目下,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如约拉开了帷幕,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等领导嘉宾出席并观看了当晚演出。
不论是不畏牺牲,用血肉之躯架起火线桥的沂蒙铁娘子;战火纷飞中,与公鸡拜堂,为烈士丈夫守护家园的“永远的新娘”,还是大爱无疆,用乳汁救伤员的“英嫂”,她们每一位都是沂蒙红嫂的缩影,在舞台上绽放着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之光。而当极富地域风情的胶州秧歌、海阳秧歌等民族民间舞蹈与芭蕾相互融合,伴随着亲切动人、更具乡音乡情的《沂蒙小调》和《我为亲人熬鸡汤》等经典旋律展现在眼前时,观众们仿佛被带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跟随舞台上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演绎,在内心深处泛起波澜,观众席间每隔几分钟便响起雷鸣般热烈的掌声,有的观众甚至在情到浓时几度热泪盈眶。
第一章《火线桥》
桂芳:刘琪 / 二妮:李梦飞
领舞:宁珑
儿童演员:临沂大剧院艺术中心少儿芭蕾舞团小演员
第二章《永远的新娘》
新娘:宁珑 / 新郎:吴殿玉
第三章《沂蒙情》
英嫂:许梓煜 / 排长:武思明
“今晚的演出让我作为一位临沂人而感到自豪,曾经耳熟能详的故事被搬上了芭蕾的舞台,以一种全新而鲜活的方式重新解读沂蒙精神,舞台效果震撼人心、故事情节感人肺腑。孩子也通过观看演出了解了历史,受到了沂蒙精神的感染和高雅艺术的熏陶,特别有意义。”——临沂观众宋艳鹏
“和平年代更需要让年轻人铭记历史、感受战争时期伟大的人民群众所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演员跳得好,观众看得懂,心灵更受到了沂蒙精神的洗礼,这部舞剧我们很喜欢。”——86岁的临沂观众李淑芬
当大幕再次拉开,剧中的演员们一一返场谢幕时,观众席间再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不绝于耳的欢呼声。这份来自红嫂家乡亲人们的真情流露让每一位中芭人都备受鼓舞。
沂蒙红嫂是最纯粹的沂蒙精神符号,沂蒙精神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正如舞剧开场视频中所展示的,正是因为沂蒙红嫂们的大德大爱和人民军队的牺牲奉献,才有了今天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沂蒙,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战火远去,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红嫂们的身影虽定格历史,但她们留给后人的沂蒙精神却将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