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哎 稻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仓
......
——《沂蒙小调》
蒙山高 沂水长
军民心向共产党
红心映朝阳
炉中火 放红光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 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 情深意长
愿亲人 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 求解放 重返前方
重返前方
......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当熟悉的《沂蒙小调》回响在耳畔,那份质朴与亲切是否唤起了你对沂蒙这片红色热土的向往;当《愿亲人早日养好伤》那不朽的动人旋律又一次被唱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所谱写出的军民鱼水情是否也曾让你潸然泪下?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在即将登上舞台的芭蕾舞剧《沂蒙三章》中,曾经无数沂蒙“红嫂”和她们的英雄故事浓缩为三个极具代表性的足尖篇章:《火线桥》、《永远的新娘》、《沂蒙情》;而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中,不仅伴着歌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和《沂蒙小调》的亲切与豪迈,更有着现代化声光电所营造出的身临其境与千钧一发!
第一章《火线桥》
战争年代,“桂芳”带领三十余名妇女肩扛门板,一腿扎进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用柔弱的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
第二章《永远的新娘》
为了支持丈夫参军打仗,“新娘”独自拜堂嫁入婆家,是嫂子抱着大公鸡陪她拜的天地。至丈夫战场牺牲未谋一面,终生未再嫁......
第三章《沂蒙情》
讲述了“英嫂”乳汁救伤员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情谊。
在即将拉开大幕前,让我们一同随着镜头的记录、随着中芭艺术家们创作的脚步,走上舞台、也走进蒙山河水的大山深处……感受那曾经熟悉历史和历史中的“沂蒙红嫂”,更激发出新的内涵、新的感动、新的崇敬之情。
有传承、有积淀、有感悟、有新意——4月19日(周五),芭蕾舞剧《沂蒙三章》即将在北京天桥剧场隆重首演——亲临战火硝烟的洗礼、感受人间大爱的红嫂恩情——中芭邀您一同致敬沂蒙精神的伟大丰碑,共赴心连心、情唤情的激荡与共鸣。
撰 稿 | 孙正政
摄 影 | 时—任
视 频 | 侯松林
编 辑 | 周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