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欢迎访问中央芭蕾舞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最新动态
《敦煌》 | 穿越千年的深情守望
发布机构:中央芭蕾舞团   点击数:2906   日期:2019-04-26   字体:【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中芭艺术家们以一段《敦煌飞天》令亿万观众为之倾倒,仅四分钟的惊鸿一瞥,舞蹈中所呈现的优雅、唯美、飘逸、震撼、厚重、辉煌的敦煌艺术可见一斑,令人过目难忘。

The Light of Heart

春晚现场所上演的《敦煌飞天》取材自中芭大型原创芭蕾舞剧《敦煌》,以“飞天”、“伎乐胡旋”、“美音鸟”等经典舞段集中展现了传承千年的敦煌艺术结晶,西方芭蕾的足尖演绎与东方传统壁画艺术的完美融合,令千年壁画在舞台上重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

而在芭蕾舞剧《敦煌》中,不仅向观众们呈现了瑰丽、厚重的敦煌艺术,更聚焦“敦煌人”,以第一代敦煌研究所保护者为原型,从艺术与生活、情感与精神的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刻画了敦煌艺术与“敦煌人”的故事,诠释了“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敦煌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文明之脉和巧夺天功、心手相传的文化遗存,以及前赴后继、坚守大漠戈壁的那群可爱的“敦煌人”。

舞剧《敦煌》中的胡旋舞

壁画中的胡旋舞

壁画中的供养人

舞剧中的供养人

壁画中的美音鸟

舞剧中的美音鸟


辉煌瑰丽的敦煌艺术以人间大美的形式凿发灵岩仞壁之上,

在历经千年的斗转星移间忽明忽灭,

有的被大漠风沙侵蚀残落,

有的在经世流年中遗珠海外,

但是一辈又一辈甘于寂寞、心怀大爱的敦煌守护者们

也在这千年的接力中

为后人保留下了这片奇绝神秘的艺术宝库,

令这灿若星河的文明遗迹

在今天依旧能够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璀璨与厚重。

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常书鸿先生之女常沙娜先生观看舞剧后动情地说:“今天第一次亲眼看到大家用芭蕾舞的形式表现莫高窟的艺术,让我没想到的是舞剧表现了我的老父亲常书鸿用尽一生在敦煌做出的执着奉献,这是一种很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我们过去经常讲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很有意义!我的父亲曾说,‘九十春秋,敦煌五十载,生命不息,跋涉不止!’中芭的艺术家们花费了这么大的精力表现历史、表现敦煌艺术、歌颂保护者的精神,今天我很高兴,很感动也很激动!孩子们,谢谢你们了!”

“敦煌莫高窟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它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地位更是无可取代的,我在这里待了55年,是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老一辈‘敦煌人’的教诲和行为感染着我让我留了下来,今天是我们‘敦煌人’第一次看到讲述敦煌故事的芭蕾舞剧,我从中看到了辉煌灿烂的莫高窟艺术更看到了以常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敦煌人’坚守大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我感到非常欣慰,谢谢大家,你们辛苦了!”——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当我们在筹备莫高窟营建1650周年纪念展览时,舞剧《敦煌》的创作团队进驻到了莫高窟,我们曾同吃同住同劳动,也感受到了舞剧创作的魅力和艰辛。我相信舞台上的蜕变和升华一定是你们在背后日夜兼程、不断打磨的结果,你们的创作潜力,让我相信敦煌艺术在未来的传承充满希望!”——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娄婕(舞剧《敦煌》视觉指导)

4月28-29日,大型原创芭蕾舞剧《敦煌》即将再一次在北京天桥剧场的舞台上浓情上演,随后5月15日该剧将赴上海保利大剧院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让我们再一次在大漠“心灯”的指引下,去领略和感悟那份灿若星河的敦煌大美和穿越千年的深情守望吧!

撰   稿 | 周训正

摄   影 | 时

编   辑 | 周训正

<
>
世界是我们的舞台。我们在哪儿,中国的芭蕾就在哪儿!

联系方式

  • 地址:北京西城区太平街3号
  • 邮政编码:100050
  • 演出咨询:010-83553737
  • E-Mail:zbsite@126.com

分享

Copyright©2018-2020 www.nbc.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