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更多图文详见: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在这岁末迎新、春归大地的时节,中央芭蕾舞团为美丽的海港城市宁波,为古韵与时尚兼修的宁波人送上了一份新年大礼——贺岁芭蕾舞剧《过年》。
2018年2月5日,中芭贺岁芭蕾舞剧《过年》在宁波大剧院喜庆上演。在海风拂面的江南一隅中,遇见京城年味的喜庆共鸣;在梦幻童话、奇幻冒险中,传承守岁贺新的不变传统;在芭蕾的舞台上,让春的妖娆、年的喜庆,在律动的足尖上翩翩起舞!
“除夕夜,北京胡同儿的一所四合院中,一家人团聚在年夜饭桌旁欢度春节,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前来拜年,并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件有着西方特色的礼物——胡桃夹子,新奇的礼物引得孩子们专注把玩,而又顽皮地争抢,嬉戏中一场梦乡中不期而遇的奇幻冒险在童话的世界展开了……” “年兽”的神秘可怕、“十二生肖”的童趣可爱、松鹤延年的吉祥寓意、瓷器王国的瑰丽生动,在足尖芭蕾的演绎中存着一份熟悉、又有着一番意趣盎然的新奇!
在这场迎春贺岁的芭蕾盛宴上,可谓星光璀璨。由首席主演张剑和主要演员马晓东领衔的群星演绎,让初春寒冷的宁波之夜、让迎春的庆典舞台闪烁出迷人的光彩……
早在下午演员走台时,参与本次演出的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的小同学们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小记者”们拿起纸笔直奔剧院后台,巧遇了刚刚走来的主要演员马晓东(饰演剧中“胡桃夹子”),同学们用稚嫩却十分认真的话语,向大哥哥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大哥哥,你几岁开始学习芭蕾舞的?”小记者
马晓东:“我九岁开始学习芭蕾舞,算起来到今天已经有18个年头了。”
“你跳舞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呀?”小记者
马晓东:“我从小学习芭蕾,当时感觉女孩子跳的多一些,男孩子相对少一些;后来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逐渐爱上了芭蕾。”
“在跳芭蕾舞的过程中,你一定遇到过很多困难,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对于我们这些小朋友,在学习芭蕾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建议?”小记者
马晓东:“我的建议是,首先要自己喜欢这门艺术,只要喜欢,那么所碰到的一切困难都会在努力中迎刃而解;其次,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信心,要坚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难关。”
优秀演员孙晓倩是本次负责为特邀饰演“小元宝”“福娃”的小演员排练的指导老师,几天来与孩子们相处,早已让她成为了“孩子王”,刚刚走下舞台的孙晓倩一下子被同学们热情地围住,而平时一向腼腆的孩子们在笑声中打开了“话匣子”:
“你几岁开始学习芭蕾舞的?”小记者
孙晓倩:“我六岁开始接触业余芭蕾舞学习,十岁正式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开始自己的专业芭蕾道路。”
“你建议现在的小朋友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芭蕾舞比较合适?”小记者
孙晓倩:“如果想学芭蕾舞,特别是希望进入专业程度,那么7、8岁就应该开始了,就像你们这样的年龄最合适。”
“你觉得今天舞台上的小朋友们跳的如何呀?”小记者
孙晓倩:“他们真的都很棒!舞蹈动作学的都很快,特别是‘羽乔 ’同学很努力,在排练的过程中还成了我的小助手,帮忙数节奏、带领大家一起跳。”
“我们长大后一定要进中央芭蕾舞团!”孩子们一起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随着舞剧情节的深入,精彩舞蹈的“轮番上阵”,不但让观众沉浸其中,更引来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观众顾女士(图左受采访者)激动地说:“我以前没有在现场看过芭蕾舞,今天是第一次;在看到中芭贺岁芭蕾舞剧《过年》后,感到这部舞剧非常接地气;舞台上的布景非常好看,整个情节连贯紧凑,非常抓人!我完全被精彩的演出吸引住了,彻底打消了之前可能看不懂的顾虑,使我感到中国芭蕾是如此的精彩。”
坐在旁边的邹女士(图右受采访者)补充道:“相对于西方古典芭蕾,我们中国芭蕾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他们有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白天鹅,我们有芭蕾舞剧《过年》中的仙鹤。舞剧《过年》很漂亮,很震撼!”
“在看到芭蕾舞剧《过年》后,我感受到了舞台上这部贺岁芭蕾的喜庆,舞蹈很美,演员的身姿是如此的舒展;看到这样精彩的演出,让人很舒服、身心愉悦;芭蕾舞剧《过年》融合了西方芭蕾的技艺和中国文化元素,让中国的观众在观演中感到更加亲近。”观众胡女士。
“南国”的春天格外艳丽,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引得宁波观众在共鸣中品味着“年味”的甘甜与美意。坐落在余姚江畔的宁波大剧院,伴着舞台上传来的浓浓《过年》气息,载着观众席间热烈欢腾的迎春喜悦,点燃了这个寒夜醉心的温暖,让节日的脚步在不经意间踱到你我的身旁。在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台芭蕾演绎中,中芭舞者在笑声朗朗、爆竹声声中,在舞台敲响的新年钟声里,向宁波的广大观众、向所有关心、关注中国芭蕾的朋友们送去芭蕾的问候、新春的祈福!
文:孙政/图: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