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凉的晚风驱散了一天的燥热,5月26日,中央芭蕾舞团的艺术家们又一次在天桥剧场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等待着将一场荟萃中外芭蕾名作、精心编排的《走进芭蕾》演出,带给广大基层百姓。本场演出由中央芭蕾舞团与致力于打造首都演艺核心区的建设与发展的北京天桥演艺联盟共同主办,是“2016——2017天桥文化品牌塑造与艺术惠民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晚7:30,随着舞台上的大幕徐徐拉开,《古典女子四人舞》中身穿轻如蝉翼的粉红色纱裙的演员摆出的造型,令观众眼前一亮,她们标准规范的动作令大家充分领略到芭蕾的端庄典雅。中芭独舞演员、一级演员刘琪走上舞台,用简明扼要又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芭蕾艺术的源起和至今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请中芭的年轻优秀演员邱芸庭和程新然为观众们展示了芭蕾舞的基本手位、脚位和哑剧手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开、绷、直”三要素在芭蕾舞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旋转等技巧展示也引来一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
为了让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饱览古今芭蕾经典,中芭艺术家们精心准备了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集萃。丹麦芭蕾学派著名编导奥古斯丁·布农维尔的《仙女》选段尽显浪漫主义“白色芭蕾”的优雅细腻;安东·道林爵士的名作《男子四人舞》刚劲有力,展现出英伦绅士的潇洒帅气;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双人舞热情洋溢,男、女演员各自的炫技引得观众目不转睛,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的节奏拍起手来;当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那熟悉动听的音乐响起,观众瞬时被那质朴真挚的“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情感所震撼;《法式扭转》、《密室》和《夜莺》是三部各具特色的现代芭蕾作品,焕然一新的风格,酣畅淋漓的表现方式,都极具吸引力;最后,中芭于今年三月刚刚首演的现代芭蕾作品、由当代著名编导应萼定根据柴科夫斯基名为“悲怆”的《第六交响曲》创作的《生命之歌》选段,那整齐划一中的灵活变换,演员全神贯注又活力四射的表演,再一次掀起了一阵接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惊喜的赞叹。伴随着大谢幕欢快昂扬的曲调,全体演员以各种各样的舞姿向喜爱他们的观众致意。
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通观众领会了丹麦学派、英国学派、俄罗斯学派以及中国芭蕾各有千秋的艺术特色。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从前没有接触过芭蕾,但通过这次精彩的芭蕾盛宴,从此爱上了这门高雅艺术。
多年来,中芭艺术家在北京乃至全国各地孜孜不倦地开展艺术启蒙和普及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基层百姓走进了高贵典雅的芭蕾世界,取得了骄人的社会效益。未来,中芭仍要继续矢志不渝地传播芭蕾艺术,让更多的社会各界观众都能够在芭蕾之美的陪伴滋养下,实现精神富足和丰富多彩的人生。
撰稿:竹琳/摄影: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