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芭微信号
2019年,中央芭蕾舞团迎来了建团60周年。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载佳作频传。中央芭蕾舞团的一代代艺术家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将西方经典的舞蹈形式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开拓芭蕾的创作边界。在团庆60周年系列展演即将拉开帷幕的时刻,中芭艺术家又完成了一次崭新的跨界探索。芭蕾微电影《操场》正式上线了!
微电影《操场》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经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青少年提高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由于诸多因素,美育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孩子清澈而又渴求的眼神感染着我们
中央芭蕾舞团作为国家级艺术院团,在艺术发展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剧团多年来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直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着广泛的艺术普及活动,并积极参与到大中小学的美育教育工作当中。2018年1月剧团带着“文化迎春、艺术为民”的使命,在冯英团长的带领下来到河北滦平县的乡村,三天之内走访了12所中小学,为当地师生送去了因地制宜的芭蕾公益普及课,赢得了强烈的反响及社会好评。同时,中芭的艺术家们通过第一线的亲身实践,也充分认识到了农村中小学美育发展面临的困境。尽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乡村教育的条件在逐年改善,但是艺术教师的紧缺,教学资源的匮乏,仍然严重制约着乡村孩子们接受艺术熏陶的机会。大家在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渴望,看到了艺术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巨大作用。每一个活动结束离开滦平的中芭艺术家们都感到肩上挑起了未尽的责任。在这种深刻的感悟中,中芭编导李旸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2018年初,冯英团长带领剧团艺术家为滦平县中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芭蕾公益普及课
摄制团队在探讨拍摄角度短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创作,讲述了河北省滦平县一名普通的乡村舞蹈教师坚守大山,克服重重阻力,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动人故事。一句“老师你会走吗?”是孩子的担忧,也是现实对理想的终极拷问。在别人纷纷自谋“更好”前程的时候,她是否还能坚守这段寂寞?是否还能保有那份初心?导演李旸在短短的篇幅内,尝试着投入了他的理解和回答。也许在专业电影人眼中,这部导演的处女作可能还略显稚嫩青涩,但是他和创作团队对乡村美育教育强烈的责任感和探索艺术边界的精神是值得鼓励与赞许的。
所有的努力是为了这些欢快奔跑的孩子们